毕业生如何避开求职陷阱?教育部教你“四招”秘笈
当前,四招正值“金三银四”求职就业黄金期,毕业避开部教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借机挖“坑”设陷,生何九游“付费内推”“有偿就业”“实习生套娃”等乱象时有发生,求职严重损害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。陷阱近日,教育教育部官网发文,秘笈提醒毕业生提高防范意识,四招掌握“四招”求职秘笈,毕业避开部教避免落入招聘陷阱,生何实现尽早顺利就业。求职
警惕这些求职骗局
什么是陷阱“付费内推”“实习生套娃”“虚假招聘”“非法传销”?这些求职骗局有何特征?教育部介绍,“付费内推”指某些机构向求职者承诺提供高薪行业就业岗位,教育但须缴纳相关服务费用。秘笈“付费内推”涉嫌不正当竞争和欺诈,四招九游相关求职者难以主张自身权益。在求职中,不要轻信无任何要求且薪资待遇异常高的招聘信息,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,掉下的往往是陷阱。
“实习生套娃”是某些用人单位的员工甚至是非正式员工,以单位名义招聘实习生,借此分派自身工作任务骗取免费劳动,或进行“有偿实习”。在求职中,要通过正规渠道寻找实习或就业岗位,避免落入“空手套白狼”的圈套。
“虚假招聘”是用人单位或非法中介机构进行虚假宣传,向求职者收取高额中介费,却拖延或直接不履行合同。在求职中,要核实招聘企业或中介机构的工商注册、企业信用等信息,对于将先交费作为条件的招聘等都需要谨慎对待。
“非法传销”是指组织者通过发展人员,要求其以购买商品等方式,牟取非法利益。传销属于违法行为。在求职中,要自觉抵制各种诱惑,树立拒绝传销的防范意识,一旦发现可疑情况或者被骗,立即拨打110报警。
4点妙招助力求职就业
针对相关求职问题,教育部向毕业生们提供了“四招”求职秘笈,助力跑出就业加速度。
一是使用正规求职渠道。通过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、国聘平台、高校就业网站等官方网站,或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招聘活动获取求职信息。
二是及时核查招聘信息。通过查询用人单位的工商信息来确认是否合法注册。通过用人单位官方网站或拨打官方电话核实招聘信息,多种途径了解用人单位背景。
三是时刻保护个人信息。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没有权利扣留他人证件原件。在求职过程中,不轻易将个人证件原件交付他人或泄露银行卡、网银密码,确需提供证件复印件或影印件时,要在合适位置注明具体用途。
四是坚持运用法律武器。如遇合法权益受到侵害,第一时间保留证据,请立即拨打12333电话或前往人社部门投诉举报。如遇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伤害,请立即拨打110电话向公安部门报警。
南方网、粤学习记者 陈海敏
- ·农业农村部推出60条乡村旅游春季精品线路 广东两地上榜
- ·4月9日晨 台湾花莲近海分别发生5.3级和4.9级有感地震
- ·花莲地震死亡人数上升至16人 进入复原重建阶段
- ·市场监管总局:鼓励特殊食品企业优化包装标签
- ·明日复赛!华师附中、广州二中等8支队伍将辩场争锋
- ·首批130名中国籍涉赌诈违法犯罪嫌疑人从柬埔寨被押解回国
- ·提前做好防范、防灾避险!水利部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
- ·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发生5.4级地震 暂未接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
- ·又遇见“对”的人!广州特警第二次下班路上“擒”回在逃人员
- ·清明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7.5亿人次
- ·以色列当地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中使馆发布提醒
- ·今年前两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34.9%
- ·3月25日央行开展7天期3779亿元逆回购操作
- ·湖南冷水江发生一起煤矿事故 致4人遇难
- ·清明假期“出行大军”有你吗?各地服务如何尽显身手?
- ·朱婷宣布回归中国女排:为夺取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尽一份力